搜索

您的关键词

Group News
集团要闻

集团要闻

最美公交人丨邢燕林:二十二载深耕基层 匠心守护市民出行

在城市川流不息的道路上,公交车如同跳动的脉搏,承载着万千市民的出行需求。然而,在这美好出行的背后,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。他们用专业与汗水为每一辆公交车的安全行驶保驾护航,用责任与坚守诠释着“公交人”的使命担当。“公交老兵”邢燕林,用脚步丈量民情,以匠心打磨服务,22年如一日扎根基层,从一名普通车长成长为带领团队的泾河车队队长,一位将军人本色融入公交事业的实干者,用行动诠释了基层工作者的最美风采。

image

军人本色:把纪律与温情刻进服务“听党指挥、能打胜仗、作风优良”—这不仅是邢燕林军旅生涯的烙印,更是他服务市民的准则。2013年担任服务主管后,他将部队的严谨作风带到公交一线,近3年处理客诉3000余件,件件有回音,收到锦旗17面,面面见真情。

在1147路(原X103路)担任车长时,他发现线路老年乘客居多,便自创“五步服务法”—搀上扶下、协助抱婴、主动找座、帮忙提拿、全程关照。一位常乘车的老人说:“邢师傅总等我坐稳才开车,下车时还叮嘱‘慢点’,就像自家孩子一样贴心”。

脱下军装,不改初心。生活中的他带领团队开展志愿服务超200场,个人累计服务1500小时,用行动证明军人担当,在车厢里依然闪光。

破局创新:从“等需求”到“找需求”

image

今年3月,邢燕林在金辉城小区调研时,听到几位老人抱怨:“去红会医院得转2趟车,腿脚根本受不了。”他立刻带队连跑3天,摸清居民的出行痛点,在他的努力下,直达红会医院的专线顺利开通。

image

线路开通后,业主刘大叔送来锦旗:“以前看病像‘长征’,现在一脚油门就到,邢队长救了急!”这条专线不仅解决了就医难题,更成了老人们的“暖心线”。在邢燕林看来,服务不能光靠车轮转,得让数据说话。他带着年轻人“捣鼓”出“1+N”服务矩阵,做到客诉24小时内必有回音。去年8月,暴雨导致线路瘫痪,值班调度吴玉同按培训流程快速调度备用车辆,还通过智调系统实时播报路况。一位乘客留言:“本以为要淋雨等半天,没想到车来得比外卖还快”。  

三伏天里,1013路车长张英锋跑完二班满脸通红,回到场站却见邢燕林端着冰镇绿豆汤迎上来:“藿香正气水在柜子里,歇够半小时后再发车”。这份细致让车队在40℃高温下硬是扛住了零事故的考验。

匠心传承:手把手带出“公交尖兵”“方向盘握在手里,人命就扛在肩上。”这是邢燕林对新人的第一课。他创新“三测三练”培训法(测体能、测反应、测心理;练技术、练服务、练应急),手把手教年轻车长应对突发状况。

2024年寒冬,徒弟韩晓林用培训中学到的急救知识,成功救助一名低血糖乘客。事后韩晓林说:“师傅教的不只是开车,更是责任。”如今,邢燕林带出的30余名骨干中,5人获评“服务标兵”,他带领的1145线路也被评为“优秀线路”。

image

每月服务质量会上,他总说:“乘客的笑脸,就是咱公交人最高的荣誉”。

image

初心如磐:二十二年的变与不变从车长到队长,从服务一人到引领一队,邢燕林用22年证明,最美的匠心,是既能扎根一线,也能破浪前行。

“军装教我担当,公交让我坚守。”这是他的信念,也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缩影。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守,让每一脚油门都踩准需求,让每一趟车都载满温情。邢燕林个人先后荣获“西安市优秀志愿者”“西咸新区爱国拥军模范”“西咸新区优秀志愿者”等称号。面对荣誉,他总说:“我只是做了公交人该做的事,乘客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回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