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八一”建军节来临之际,当我们向所有退役军人致敬时,西咸公交战线上的这群 “老兵车长” 用行动诠释着,军装可以脱下,军人的底色永远鲜亮。从保家卫国的军营到穿梭城市的车厢,他们把“为人民服务”的誓言,镌刻在每一趟运营的轨迹里。
罗平“退伍不褪色,党员就要带头干”
820路党员车长罗平是退役军人,工作中践行“降本控费”理念。发现森林公园场站门口路面破了,有安全隐患,他和党员车长庞国宁就当起了“修路工”—搬砖、填土,汗湿透了衣服也没停下。“在部队练的就是‘能吃苦、肯担当’,现在省下钱、排除了隐患,比啥都强。” 他擦着汗笑,话里满是军人的干脆。
李建柱“见难不帮?军人的字典里没这词儿
1050路车长李建柱在运营途中,发现一名女同志摔倒在路边。他几乎本能地踩下刹车、靠边停车,看到电动车压着腿,无法站立,便立即将电动车扶起来停好,询问受伤情况,确认无大碍后才离开。后来市民通过服务热线表扬他,面对赞誉,他说道:“穿军装时护着老百姓,现在换了工装,这份责任改不了”。
高保强“群众需要,就是无声的命令”
暴雨突至时,828路车长高保强看到一位女士在站台焦急张望。得知对方要等的不是这趟车,他仍坚持打开车门:“快上来避雨,我这儿有伞您先用”。乘客赶忙追问如何归还,他只是摆摆手说“不用还”。在部队里听惯了“服从命令”,如今在他心里,“群众需要”就是最该执行的指令。
徐杰“守护孩子,就像守护当年的‘阵地’”
1127路车长徐杰到达终点站时,发现一名坐错车的男孩手足无措。孩子记不清家人电话,只说要到昆明池找爸爸,听到孩子还没吃饭,徐杰立刻带孩子回场站,买来热面条,一边安抚一边联系调度站,一步步细致照料,直到把孩子安全送到父亲身边。“在部队护的是家国,现在护的是身边人,道理都一样”。 这位老兵的话,朴实得像春风秋雨,却暖得人心发烫。从军营到公交,变的是制服的颜色,不变的是“人民至上”的信仰。罗平、李建柱、高保强、徐杰…… 他们是西咸公交数百名退役军人的缩影。烈日下挥汗检修的身影、危急时毫不犹豫的伸手、车厢里真诚质朴的关怀,无不彰显着 “退役不褪志”的军人品格。
他们是城市里流动的“军营坐标”,在十米车厢里续写着军人的担当。这个八一,向这些把军魂融入日常的“老兵车长”致敬—你们的每一次停靠,都是对“为人民服务”最生动的注解。